植物笔记——扁桃

植物笔记——扁桃
Photo by Nagendra TS / Unsplash
植  物  分  类  信  息
分 类 地 位中    文拉 丁 文
门(Phylum)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s
纲(Class)双子叶植物纲Eudicots
目(Order)蔷薇目Rosales
科(Family)蔷薇科Rosaceae
属(Genus)李属Prunus
种(Species)扁桃Prunus amygdalus
俗称(Known as)巴旦木、偏桃、巴旦杏、巴丹杏、阿蒙杏、京杏almond
在美国生产的扁桃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,曾用“美国大杏仁”的俗称。这个名字容易让消费者误解是“来自美国的大个的杏仁”。然而扁桃与杏是两种不同的植物,扁桃仁不是杏仁。因此管理部门为了纠正大众的误解,避免消费时的纠纷,要求所有almond产品智能标称为“巴旦木”或“扁桃仁”。

扁桃(Prunus amygdalus)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,原产中亚或西亚(起源尚有争议),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。

扁桃的手绘图(可配合下文关于枝、叶、花、果等的描述)。
扁桃的拉丁名是“Amygdalus communis”,由林奈(Carl Linnaeus)在1753年所发表,归类为独立的“扁桃属”而不是李属。1801年,德国植物学家奥古斯特·巴奇(August Johann Georg Karl Batsch)首次将其归类为李属,但此时“Prunus communis”早在1778年已被用于给桃子名命,因此巴奇就重新将林奈命名的属名“Amygdalus”改为种名,定为现用的学名Prunus amygdalus(经2012年墨尔本的植物学大会规定为有效学名)。

扁桃的花期约3~4月,跟蔷薇科的许多植物一样,先开花再长叶。

蔷薇科的多种植物,如桃、李、杏、樱花、苹果、梨等的花非常相似,很难分辨,将另文介绍区分方法。

扁桃同蔷薇科的桃、李、杏、苹果、梨等果树一样,不能自花授粉,必须异株授粉才能有效结出种子。因此,果园会种植多个扁桃品种,并请养蜂人把蜂箱带到果园,通过蜜蜂完成授粉。在美国,每年大概有来自49各州的100万箱蜜蜂(美国饲养蜜蜂总量的1/2)为这些扁桃树授粉,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授粉活动。

美国农业部(USDA)下属的农业研究院(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)培育出了一个可以自花授粉的扁桃品系“Tuono”,大大简化了扁桃的生产过程。美中不足的是,这些自花授粉的扁桃仁个头都比正常授粉的传统品种要小,且空壳率也较高。

扁桃的果期为7~8月,其果实在植物学上属于“核果”(Drupe)。扁桃果实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扁而平,似桃非桃,似杏非杏,故名扁桃 。果肉薄,成熟时开裂。扁桃的“核”的坚硬外壳其实是木质化的内果皮(endocarp),内含一颗褐色种子(偶尔也会有两个种子)。人们食用的部分则是扁桃的种子——在市面上销售时有带壳、去壳、去皮(去掉褐色的种皮)三种形式。

扁桃树一般在种植三年后开始结果,五、六年左右能达满产。8-10月是扁桃的收获季节——“摇树机”猛烈地将果实摇落到地上,自然干燥7到10天,然后由“清扫机”将其扫成一排排、“采集机”将其吸入车中,再运送至工厂进行脱荚/脱壳。

扁桃的壳可用于牲畜垫料,外荚可用于奶牛的饲料。

扁桃有两个变种:甜扁桃(Prunus amygdalus var. dulcis)和苦扁桃(Prunus amygdalus var. amara)。扁桃“甜”还是“苦”是由一个隐性基因决定的。因此在扁桃的种植中很容易通过育种的方法选择出“甜”的扁桃。

“苦扁桃”含有一种β-葡萄糖苷酶(β-Glucosidase),在水的作用下,会将扁桃含有的苦杏仁苷(Amygdalin)和野黑樱苷(Prunasin)分解成葡萄糖、氰化物(cyanide)以及苯甲醛(Benzaldehyde,正是这种化学物质赋予其“苦杏仁”味)。“苦扁桃”的每个杏仁可能产生4-9mg的氰化氢,是“甜扁桃”的42倍。
据报道,成年人口服氰化物致死剂量为0.5-3.5 mg/kg体重——一个体重50kg的人若吃了约50 个“苦扁桃”仁,就可能中毒死亡。对于儿童来说,食用5-10 个“苦扁桃”仁就可能会导致中毒死亡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扁桃,其他蔷薇科果树,如杏、苹果、桃及梅子等的种子中,也都含有苦杏仁苷,也就都含有少量氰化物。因此,不要尝试吃这些水果的种子。


扁桃是最早被驯化的果树之一。考古学家在约旦的努梅拉(Numeira,青铜时代早期,公元前3000-2000年)的遗址、埃及的图坦卡蒙(Tutankhamun,公元前1325年)墓中等地发现了已经被驯化的扁桃仁。希腊神话和圣经等众多记载中都出现了扁桃的身影,如《圣经·民数记》所记述的亚伦之杖正是开出了扁桃花而结出了扁桃。公元600-900年,扁桃树遍及西班牙、摩洛哥、希腊和以色列等地,丰收的扁桃仁给踏上丝绸之路的探险家们提供了食物补给。18世纪时传教士从西班牙把扁桃引入北美加利福利亚。但直到20世纪初,扁桃种植产业才在加州建立,并通过杂交育种创造了许多当今常见的品种。

时至今日,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扁桃产地。扁桃是加利福尼亚的最主要农业出口产品,也是美元总价值和种植面积最高的树生坚果作物,名列美国出口的特色作物中的首位。2022年,世界扁桃产量为360万吨(带壳),其中以美国为首(51%),随后是澳大利亚(10%)、西班牙(6.8%)、土耳其(5.2%)和摩洛哥(4.9%)。

作为世界知名干果的扁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:维生素B1(硫胺素,Thiamine)、维生素B2(核黄素,Riboflavin)、维生素B3(烟酸,niacin)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B9(叶酸,Folate)等B族维生素;维生素E;钙、钾、铜、铁、镁、锰、磷和锌等矿物质;膳食纤维;单不饱和脂肪(油酸)和多不饱和脂肪(亚油酸)等。

1890年,梵高居住在法国南部阿尔勒和圣雷米地区。在此,梵高绘制了他的《盛开的杏花》(Almond Blossoms,这里的花是扁桃花,不是杏花)系列作品,作为他新出生的侄子(弟弟提奥与弟媳乔的孩子)的贺礼。

梵高于1890年创作的《盛开的杏花》。目前收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