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咬文嚼字》笔记——芒果名字的由来

《咬文嚼字》笔记——芒果名字的由来

摘要

  • 芒果的故乡在印度。
  • 印度人栽培芒果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数千年。
  •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芒果产地,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。
  • 第一个介绍芒果的中国人是唐朝高僧玄奘法师 (《大唐西域记》中有“庵波罗果,见珍于世”的记载)
  • 据推测,芒果的古称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很可能是来源于印度的古梵语。在印地语(由古代梵语发展而来的现代语言,通行于印度北部)中芒果被称为“aam”,与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音节近似。
  • 今天“芒果”的读音最早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。泰米尔人习惯上称呼芒果为“ma—gay”。其中,“ma”是指芒果,“gay”是称未成熟的水果,合起来的意思是未成熟的芒果。这是因为人们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,采摘下来的都是还未成熟的青芒果。
  • 在大航海时代,欧洲人开始了对外扩张。葡萄牙航海家达·伽马率领远洋舰队,绕过非洲大陆的好望角,于1498年到达印度西岸,开始在当地传教并进行商业活动。“ma—gay”于是进入葡萄牙语,作manga,并迅速传入其他欧洲语言。如今,在几乎世界所有的语言中,芒果都是被叫作“mango”的,可以说,这是一个全球通用词。
  • 近代时,由于受到英语的影响,mango进入汉语被译为“芒果”,取代了原先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的拗口叫法。

原文

“芒果”得名小考

《咬文嚼字》2016年第一期,作者钱伟

       芒果形美色艳,果肉细腻,香甜多汁,营养丰富,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。

       芒果的故乡在印度。印度人栽培芒果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数千年。目前,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芒果产地,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。芒果在印度有“国果”之称,芒果与印度的文化渊源颇深,可以说芒果的味道已经沁入印度人的血液,芒果文化已经深植于印度人的骨髓。印度流传着一种说法,在印度只有两个“季节”:季风季和芒果季,前者给印度补充水分,后者滋润印度的灵魂。

       历史上第一个介绍芒果的中国人是唐朝高僧玄奘法师。不过那时的名称还不是叫“芒果”,而是叫“庵波罗果”(《大唐西域记》中有“庵波罗果,见珍于世”的记载)。这说明他是第一个看到芒果而且也可能是第一个吃到芒果的中国人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庵罗,梵音二合者也。庵摩(波)罗,梵音三合者也。……乃果中极品,种出西域(注:古代广义的西域包括亚洲中部、西部,印度半岛),亦柰(注:苹果的一种,通称“柰子”,亦称“花红”“沙果”)类也,叶似茶叶,实似北梨,五六月熟,多食亦无害。今安南诸地亦有之。”据推测,芒果的古称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很可能是来源于印度的古梵语。在印地语(由古代梵语发展而来的现代语言,通行于印度北部)中芒果被称为“aam”,与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音节近似。
今天“芒果”的读音最早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。泰米尔人习惯上称呼芒果为“ma—gay”。其中,“ma”是指芒果,“gay”是称未成熟的水果,合起来的意思是未成熟的芒果。这是因为人们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,采摘下来的都是还未成熟的青芒果。在大航海时代,欧洲人开始了对外扩张。葡萄牙航海家达·伽马率领远洋舰队,绕过非洲大陆的好望角,于1498年到达印度西岸,开始在当地传教并进行商业活动。“ma—gay”于是进入葡萄牙语,作manga,并迅速传入其他欧洲语言。如今,在几乎世界所有的语言中,芒果都是被叫作“mango”的,可以说,这是一个全球通用词。
近代时,由于受到英语的影响,mango进入汉语被译为“芒果”,取代了原先“庵波罗”或“庵罗”的拗口叫法。